中国学者:中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态度积极明确

时间:2017-11-10 星期五 作者:佚名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当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进行国事访问;这两天,两国企业创造了奇迹,经贸合作的金额达到2535亿美元,这既创造了中美经贸合作的纪录,也刷新了世界经贸合作史上的新纪录。在此之际,国内权威机构学者在本报撰文指出,中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态度是明确的,将积极促进自主开放进程,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努力推动投资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增强吸收利用外资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倪月菊介绍,近年来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中国坚持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给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中以更多选择,成为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之一。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2016年,中国吸引外资达到139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位列全球第三。

  倪月菊还表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实行高水平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是未来我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来自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的臧跃茹、郭丽岩则具体说到了中美两国的经贸合作:“由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国政府的监管方式存在差异,双方有必要通过继续积极推进投资协定的对等谈判来改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实现互惠互利。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加关注供给体系的质量,强调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将推动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在强调开放领域对等性和投资者保护对等性磋商过程中,料将会有更多共同语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完善的产业体系配套能力,仍然是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尽管中国自主开放市场与外资诉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臧跃茹、郭丽岩撰文表示,外资进不来或关闭在华工厂并不代表中国投资环境更遭了,而恰恰是投资者更为理性、竞争环境更为优化的一种表现。因为中国市场消费在升级、产业新动能在孕育,政府正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清退低端和低效的环节,市场主体竞争必然更加激烈。

  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邹晓梅、徐文舸特别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随着我国经济做大做强,一大批前沿技术、民族品牌不断涌现,我国也开始对外输出各类技术密集型产品,诸多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在这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自己的技术、商标等知识产权被他国企业抄袭、仿制,或者侵犯他国知识产权的问题。在邹晓梅、徐文舸看来,知识产权保护是世界性问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单纯依靠承接、模仿和复制国外先进技术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已过去,对自主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