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来了!如何应对银行已胸有成竹
时间:2018-04-02 星期一 作者:佚名
多家大行、股份行高管表示,资管新规不会对该行造成太大冲击,或总体没有负面影响。银行早已开始转型,包括在资金端,打造净值型产品体系;在资产端,推进非标转标等。
“资管新规”终于落地。
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意味着资管新规落地。虽然全文尚未下发,金融机构对此已做好准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自去年末开始,已有地方银监局参照资管新规监管银行资管业务,但由于细则未落地,各地对资管新规理解并不一致。如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只允许一层嵌套,虽然资产支持计划(ABS)不计入嵌套,但若银行理财投资ABS,往往需要套一层信托计划,被有的地方银监局理解成两层。
多家大行、股份行高管表示,资管新规不会对该行造成太大冲击,或总体没有负面影响。银行早已开始转型,包括在资金端,打造净值型产品体系;在资产端,推进非标转标等。招行等则拟设立银行系资管子公司。也有农商行表示,控制甚至适度减少表外理财、金融投资业务规模。
净值化+非标转标
资管新规下,资金从银行表外回流表内。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非标转标是标准动作。
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在工行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工行理财产品余额达3万亿,比上年增长11.4%,从存量规模和增量上都是同业第一。资管新规出台后,工商银行不会受到大的冲击,已经在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工行应对资管新规的转型准备包括:一是在资金来源端,打造净值型产品体系,逐步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实现产品净值化;二是在投资端,不断地做好非标转标的研究,在资管新规要求的资产投资标准化方面进展较快,不断寻找更多的标准化投资产品;三是在风险控制方面,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不断地简化产品体系,减少嵌套,使产品穿透性更好。
建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严监管、规范金融市场对于成熟银行是有利的。“严监管对我们总体没有负面影响。”
招商银行副行长兼董秘王良在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的表外资产大约2.1万亿,其中,1.1万亿为标准债券型资产;4000-5000亿为股票型的权益类资产;非标资产份额很小,只有约2000亿元。“招行去年发优先股,强调内生增长,已经有一部分资产回表。招行不需要额外增加资本,资本充足率远高于监管要求。”
中信银行高管在2017年业绩会上表示,中信银行资管资产有1.1万亿元。去年同业资产投资主动压缩6000多亿元。现在资管资产里剔除债券投资后,其他资产占比不大。一年内到期的产品可以及时用其他方式对接,对资本充足率影响不会超过0.1个百分点,资本压力很小。
设立资管子公司
3月23日,招商银行公告拟出资50亿元,全资发起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招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该申请尚需取得监管机构批准。
王良表示,设立资管子公司后资产管理业务将出现五大变化。一是经营公司化,保持资管业务独立经营独立承担风险,向先进资管公司看齐。二是产品标准化,资管产品过去非标很多,未来主导的是股票、现金管理等标准化资产。三是理财净值化,净值化产品打破刚性兑付,投资者承担风险和收益。四是期限对标化,理财资金来源和资产保持一致,避免期限套利等。五是管理规范化,解决银行当前多层嵌套、期限错配等不利于资管业务长期健康发展的因素。
早在2015年,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就曾先后发布公告称设立类似的资管子公司。
不过,也有银行业人士表示,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并不能降低负债端成本,反而可能更高,也无法增加理财资金总额。若脱离银行体系,则可能失去银行刚性兑付兜底功能,地方监管系统的一些特殊政策也无法再享受。
此外,设立境外子公司也是银行的一项选择。
谷澍说,资管业务的国际化方面,工行去年在香港成立了一个子公司——工银资管(全球),规模已经发展到了1000多亿港元。“做资管业务国际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客户需求,很多国内客户他们有这个需求,在合规的框架下去参加国际市场上的投资;同时很多国际上的投资者他们也有这个需求,合规地来参与中国境内投资,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控制表外规模
对表外规模不大的城商行而言,资产新规压力并不大。
徽商银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黄晓燕表示,该行资管产品以非保本为主,占比80%以上,已经在表外有所体现,不存在表外转表内情况。
也有农商行表示控制表外规模。广州农商银行行长易雪飞在该行业绩会上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将优化调整资产结构,控制甚至适度减少表外理财、金融投资业务规模,回归金融服务实体本源。
“不是要消灭、终止资管业务。而是主动灵活、安排、适度安排,优化结构,调整理财资金来源和结构。希望发展客户理财、控制同业理财。”易雪飞说。
中信银行高管在2017年业绩会上表示,从全行业看,资管回表与否对银行业不会造成太大问题。资本如果有压力,资本底线也能够进行调整。现在的监管重点实质是解决刚性兑付和层层嵌套等违规行为,新规不会导致资产简单的回表,有效控制风险才是监管目标。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要立足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坚持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按照资产管理产品的类型统一监管标准,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促进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发展。
光大控股首席战略官苏晓鹏表示,严监管存在于整个金融行业,覆盖银行、保险和私募基金,但是居民对投资的需求,特别是另类投资的需求越来越高,关键是管理资质是否跟得上监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