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Page 66 )

新闻动态
华谊兄弟明星IP资本赌约解构 产业由暖转冷几多愁 | 2016-11-24

  著名IP、著名导演、一线明星、多家上市公司背景、斩获多个奖项……在众多热点关键词的拥簇下,调档上映、保底疑云、排片风波等赚足眼球还不够,《我不是潘金莲》之所以受到资本市场关注,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制片方皆为上市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其票房受到上市公司收购的影视资产业绩承诺的利益驱动。 在围绕排片、票房的喧嚣背后,作为与上市公司利益绑定的明星IP,冯小刚们与资本方的赌约故事渐入高潮。   业绩兑现焦虑   冯小刚导演、范冰冰主演的《我不是潘金莲》于11月18日上映,在经历前三天高票房以后,尽管仍是33%左右的高排片,票房却遭遇腰斩。猫眼数据显示,《我不是潘金莲》的日票房已经从上映前三天的平均6000余万元下降至11月21日、11月22日的日均2000余万元。“前三天的票房固然很重要,但影片的口碑传播效果不好,往往也会被院线冷对。”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在互联网构建的自媒体时代,影片的口碑、是否接地气,显得尤为重要。   而且,业内频频传出其票房数据的质疑之声。发行方耀莱影视11月22日23:45称:“近日不断有关于影片‘幽灵场’和‘票房注水’的虚假信息和不实报道,公司已委托律师,对相关侵权行为进行证据保全,并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唐德影视全资子公司上海鼎石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民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刷票房”主要目的包括:影响观众的关注度,吸引更多观众购买电影票;影响影院的关注度,推动影院多排场次;发行方如果进行保底发行,在接近保底线时,可通过刷票房尽早安全到达保本线,取得发行收入;通过关联交易虚增项目利润,达到在资本市场利用杠杆取得更大收益。    按影片投资方在产业链延伸环节的不同,刷票房的成本也不相同。“如果是全产业链公司,并且只在自己电影院里刷票房,成本只有8.8%。”李民介绍:“发行方还可能与电影院串通,支付给电影院20%左右的票房收入款,进行虚假排场,不做真实放映。有时候在一些影院看到后半夜连续多场高票价全满的奇特情景,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根据艺恩数据,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制片方为耀莱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耀莱影视文化”)、华谊兄弟、北京摩天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摩天轮文化”)、东阳美拉。其中,耀莱影视文化为文投控股间接持股100%的全资孙公司,摩天轮文化为北京文化持股比例为100%的全资子公司。   11月21日晚,作为投资方的北京文化发布公告,与投资者分享收获高票房的喜悦。公告称,“公司子公司北京摩天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参与开发投资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已于11月18日起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0日24时,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3日,票房成绩约为2.04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   当晚,中国证券报记者辗转联系到摩天轮负责影视项目的相关人士以了解公司的投资回报情况。不过,对方欲言又止,并称“这个不方便说”。    “北京文化的投资比例为30%。”知情人透露,“华谊兄弟(含东阳美拉)、北京文化、耀莱影视的投资比例为5:3:2。”耀莱影视之所以位列投资方,是因其对于影片《我不是潘金莲》5亿元保底条件之一便是获得20%的投资额,最终华谊兄弟从原本70%的投资中让出部分。   在2015年年报中,文投控股披露了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发行合同。根据公告,华谊兄弟、摩天轮文化、北京耀莱影视(江苏耀莱影城下属公司)为该片出品方,耀莱影视文化为该影片的独家发行方。协议主要内容包括:“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首轮院线公映取得的票房收入总额如果低于5亿元,耀莱影视文化按该影片票房收入总额5亿元支付电影投资方2亿元票房净收益;票房5亿元至8亿元部分,票房净收益由发行方耀莱影视文化独享;票房超出8亿元部分,发行方耀莱影视文化获得票房净收益的50%。”   以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票房为5亿元计算,投资方可以获得2亿元的票房净收益。如果再考虑5%的电影专项基金以及3.3%的营业税,由于投资方与院线分成比例为43%:57%,投资方获得的收益为1.97亿元。具体计算为:5亿元×(1-5%电影专项基金-3.3%营业税)×43%=1.97亿元。   李民介绍,电影总票房中,包含5%电影发展专项基金、3.3%增值税、91.7%电影纯票房。91.7%电影纯票房中,45.85%归影院,6.419%归院线,0.917%-4.585%归发行公司,34.846%-38.514%归制片投资方。此外,“一部电影往往有低则二三百万元、多则数千万元的宣传费,通常由制片方支付。如果是发行方垫付,则在片款里优先收回。”   根据媒体报道,《我不是潘金莲》的投资成本为5000万元。照此计算,当票房收益在8亿元以下,不管具体数额是多少,以华谊(含东阳美拉)占投资额5成计算,其将获得7350万元的国内票房净收益。对于华谊兄弟而言,这是一次“稳赚不赔”的买卖。   关于哪种影片会采取保底承诺发行方式,某公司影视业务高管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构成票房保底的必备因素是:市场卖相比较好,且有大明星参与的影片;同时,制片方有资本背景,需要通过资金杠杆撬动利润。这些,《我不是潘金莲》都占了。”   公告显示,耀莱影视是江苏耀莱影城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耀莱影城于2015年9月因被并购并表文投控股。根据业绩承诺,耀莱影城于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45亿元、2.20亿元、3.10亿元、3.3767亿元。“除影片投资收益外,耀莱影城还有院线等业务。其对于这部片子(《我不是潘金莲》)的依赖较小。”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北京文化全资子公司摩天轮文化(原北京光景瑞星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的业绩承诺是,其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537.0万元、2441.9万元、3043.08万元、4022.44万元。通过投资影片《我不是潘金莲》,摩天轮文化将获得4410万元收益,今年的业绩承诺基本完成。   华谊兄弟2015年11月公告称,拟以10.5亿元投资冯小刚控股的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70%股权。业绩承诺方面,东阳美拉2016年度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自2017年度起至2020年12月31日,每年在上一年度承诺的净利润目标基础上增长15%。若未能完成该目标,冯小刚将以现金补足差额。华谊兄弟2016年半年报显示,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535万元。也就是说,下半年,东阳美拉尚存6465万元的业绩承诺压力。   艺恩数据显示,东阳美拉被华谊兄弟收购以来,制作完成的电影作品仅有《我不是潘金莲》一部。根据华谊兄弟公告,东阳美拉主营业务是影视剧项目的投资、制作,影视剧本创作、策划、交易等。目前东阳美拉储备和开发的项目包括电影《手机2》、电影《念念不忘》、电影《非诚勿扰3》、电影《丽人行》、电视剧《12封告白信》以及综艺节目等。此外,东阳美拉制定并且实施新人导演计划,培养新一代导演。华谊兄弟相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冯小刚个人的收入都在这个公司(东阳美拉),包括他个人的代言、商业演出、综艺节目等。这个公司就是导演驱动IP。”   对于东阳美拉今年业绩的完成情况以及主要营收来源,中国证券报记者多次拨打冯小刚助理电话,但均未能接通。而华谊兄弟董秘高辉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东阳美拉今年的业绩承诺完成情况,得看(《我不是潘金莲》)最终的票房结果。“我们认为(东阳美拉)完成没问题,所以我们不提前问结果。”   上述某公司影视业务高管表示,冯小刚作为东阳美拉的股东,面临的业绩压力较大。在东阳美拉的经营活动中,冯小刚可能做了不少工作,可能还要牺牲一些自己的收入。如果业绩对赌失败,自己掏腰包进行补偿可能更难看。《我不是潘金莲》作为东阳美拉投资第一部电影,其票房分量可想而知。   根据华谊兄弟与冯小刚2009年9月签署的协议,冯小刚在合作期限内要为公司拍摄五部电影作品。《我不是潘金莲》是冯小刚为上市公司拍摄完成的第四部电影作品。剩余一部电影作品的执行方式为:冯小刚将其作为导演参与的某一部电影享有的收益分红权,无偿转让给公司。   影评人刘星(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如果说冯小刚是炒作,那完全没有必要。不过,从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以及小说的内容看,可能不太适合现阶段的观影主流80后、90后、00后们。”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万达继续保持对于该影片的低排片,冯小刚的利益将受到直接影响。”   明星IP资本化探索   2016年是华谊兄弟和冯小刚合作拍摄电影的第19个年头。19年前,青涩的华谊主营业务主要在广告领域。试水电影而投资的三部影片中,冯小刚导演的《没完没了》令其初尝电影市场甜头。19年后,华谊兄弟已位居“影视大佬”。作为与上市公司利益绑定在一起的明星IP,冯小刚与华谊兄弟的资本赌约故事渐入高潮。   2015年11月,华谊兄弟公告,拟以10.5亿元投资冯小刚控股的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70%股权。就如一纸婚书,将冯小刚与华谊兄弟绑在了一起。在东阳美拉为期5年的业绩承诺中,2016年才是第一年。   事实上,冯小刚只是华谊兄弟明星IP资本化的冰山一角。去年10月,华谊兄弟公告,拟以7.56亿元收购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等股东艺人或艺人经纪管理人合计持有的东阳浩瀚70%股权。早在2013年,华谊兄弟便公告,拟2.52亿元收购张国立的浙江常升70%股权;同时,张国立的独资公司弘立星恒以1.52亿元购买华谊实际控制人王中军和王中磊持有的华谊兄弟股票并锁定三年。   值得注意的是,被华谊兄弟收购的多家明星IP公司,均存在成立时间短、高估值等情况。 东阳美拉成立于2015年9月,华谊兄弟公告收购时,其成立仅两个多月;东阳浩瀚成立两天后,华谊兄弟即公告收购;浙江常升则是在成立三个月后,被华谊兄弟宣布收购。东阳美拉注册资本500万元,总资产1.36万元,负债1.91万元,其70%股权估值达到10.5亿元;东阳浩瀚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其70%的股权溢价达108倍。   从浙江常升到东阳浩瀚,再到东阳美拉,在明星IP资本化路上,华谊兄弟已付出20.58亿元现金。很多投资者要问:这笔钱花得值不值?这些明星IP资本化后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承诺完成情况又如何?   根据协议,东阳浩瀚明星股东的业绩承诺期限为5年,承诺期为2015年至2019年。2015年度承诺完成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9000万元;自2016年度起,在上一个年度的基础上增长15%。华谊兄弟董事会认定,东阳浩瀚2015年度完成了净利承诺。其中,包括该公司在成立期间已经完成的净利润4115.57万元(该部分净利润依据会计准则计入公司的资本公积),以及公司成立之后完成的净利润5111.82万元,合计9227.39万元。按照净利润15%的增速计算,东阳浩瀚今年需完成1.04亿元净利润。华谊兄弟2016年半年报显示,东阳浩瀚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416.03万元。   浙江常升业绩承诺期限同样为5年,自2013年至2017年。2013年度承诺税后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其余几年的税后净利润将在此基础上按协议约定比例增长。2013年,浙江常升实现营收8950万元,净利润为3116.26万元,完成了业绩承诺。2014年,浙江常升实现营收1.11亿元,净利润为3430.23万元。2015年,浙江常升实现营收1.37亿元,净利润为3779.50万元。   不过,浙江常升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情况受到媒体质疑。华谊兄弟2016年半年报显示,浙江常升营业收入财务项留白,净利润为-308.52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3817.11万元。对于浙江常升的营收留白问题,有财务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孙公司的财务数据披露没有硬性要求,但既然披露,就应完整披露。”   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曾表示,明星IP化最直观的益处,就是明星可以通过多个出口变现。而且,可以在多个平台聚合丰富资源,打造以明星为内核的IP产品矩阵。具备IP化能力的明星能够创造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账面上,还能够激活各业务平台上尚不具备IP价值的资源,包括导演、编剧、剧本、游戏等,并输出到外部为合作品牌等,构建全新商业模式的完备娱乐生态版图。   华谊兄弟与东阳美拉、东阳浩瀚的业绩对赌,后两者均承诺每年净利润增长15%。“这种承诺方案,看似公平,却暗藏玄机。在最极端情况下,假设东阳美拉5年的利润都为零,5年需要补偿的现金总和为6.75亿元。而出让方已拿到10.5亿元现金。”有业内人士点出了其中有可钻的漏洞。   随着影视投资热潮的兴起,包括知名艺人在内的影视行业稀缺资源深受影视市场和资本市场青睐,从而加速明星IP资本化的进程。李民指出:“顶尖的艺人不仅带来丰厚的收入,也带来众多优质的投资项目。如果能有良好的机制构建公司与顶尖艺人长期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对影视企业来说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竞争力。至于‘上市公司-经纪公司-艺人工作室-艺人’的关系,这要看每个个案的具体情况。”   产业由暖转冷几多愁   相当一段时期以来,在政策助力下,电影产业快速增长,影视资产炙手可热,上市公司积极并购影视文化公司,以期并表实现业绩增长。但今年以来,资本开始“冷对”电影产业。据统计,截至11月22日,国内电影市场实现407亿元票房,同比增长3.98%。而去年全年的票房增幅还高达48.7%。   在整个电影行业转冷的大环境下,影视公司业绩承诺面临较大压力。业内人士指出,并购影视资产标的通常都存在高估值、高业绩承诺等特点,在行业增速放缓等情况下,相关并购标的业绩承诺兑现堪忧。“事实上,在影视投资过程中,明星的高薪酬拉高了投资总额,再加上与日俱增的宣发费用等,真正实现盈利的影视公司占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公开资料显示,乐视网于今年7月修改并购预案,乐视影业承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2亿元、7.3亿元、10.4亿元。而乐视影业2015年亏损1.02亿元,2014年亏损8.9亿元。乐视影业寄予厚望的IP大片《爵迹》,尽管坐拥全明星阵容,但仅取得3.83亿元的票房。11月8日晚,乐视网公告称,由于2016年国内电影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乐视网拟购买乐视影业100%股权的资产重组计划,预计在2016年无法按时完成。   又如鹿港文化,其2015年宣布收购天意影视51%股权,并于同年7月完成资产过户手续。一年后的今年7月4日晚,公司公告称,由于天意影视2016年完成承诺业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此次发行股票收购天意影视剩余49%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此外,鹿港文化于2014年收购影视公司世纪长龙,根据业绩承诺,世纪长龙2016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不低于7605万元,而今年上半年世纪长龙仅实现利润总额1257.2万元。   今年以来,随着监管机构“双高”并购影视资产审核趋严,多家上市公司并购计划夭折,其中包括暴风集团、唐德影视、共达电声等。   “此次冯小刚高调对万达低排片表示不满,无疑是业绩承诺的压力使然。”有业内人士称,“当然,这也是冯氏幽默,可以为影片营造热点,起到变相宣传的作用。”   冯小刚喊话万达背后>>>   冯小刚炮轰万达背后的银幕资本战   冯小刚王思聪开战背后 其实是有一个十亿元的赌局!   冯小刚炮轰王健林背后:美拉传媒1亿业绩承诺压力大   冯小刚与王思聪开撕:背后是电影公司的利益角逐   冯小刚炮轰王健林 真相居然是这样的!

游戏催生三板“富豪潮”英雄互娱150亿市值摸底 | 2016-11-24

    今年来,电竞游戏的火爆催生了英雄互娱(430127.OC)的惊艳表现。据统计数据表明,截至11月22日,在新三板逾80家游戏挂牌公司中,英雄互娱以150.66亿元的总市值问鼎。     相比之下,排在第二的盖娅互娱(430181.OC)总市值为55.11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11月23日,在81家新三板游戏公司中,包括英雄互娱、盖娅互娱在内,总市值超过10亿元以上的共计有15家,分别为心动网络(833897.OC)、汇元科技(832028.OC)、墨麟股份(835067.OC)等。     在今年10月出炉的第18期“胡润百富榜”名单中,新三板公司中,英雄互娱实际控制人应书岭和盖娅互娱实际控制人王彦直双双上榜。     与华谊业绩对赌     应书岭曾任中国手游总裁,故事起源于2014年6月,包括应书岭在内的9名中手游高管一夜间被免职。     应书岭第二次创业选择了在新三板借壳。2015年5月5日,塞尔瑟斯宣布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停牌。同月19日,“谜底”揭晓。     塞尔瑟斯向天津迪诺投资、天津轻舟互动、天津真格天峰投资等10家机构发行8987万新股、发行价为1.33元/股、总对价为1.19亿元。其中,天津迪诺认购4809.6万股,占扩大后总股本的45.86%,成为新的第一大股东,应书岭成为实际控制人。     2015年6月22日,塞尔瑟斯董事会批准设立天津英雄互娱、天津英雄金控两家全资子公司。     2015年9月,在公司推出的非公开发行预案中,公司即引入了王思聪旗下的普思资本作为财务投资者。9月16日,普思资本以2000万元的资金入股,认购了24.39万股英雄互娱的股份。王思聪亦成为了英雄互娱监事。此外,红杉资本、真格基金、华兴资本均参与联合领投。     同年11月,公司再度引入华谊兄弟作为战略投资者。公司向华谊兄弟发行股票2772万股,发行价格68.53元/股,募集资金19亿元。后者亦成为英雄互娱第二大股东。     对此,公司还与华谊兄弟签署了业绩对赌协议。双方约定,从华谊兄弟增资起到2018年12月31日的3年内,英雄互娱第一年(2016年)承诺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自2017年度起,每个年度的业绩目标为在上一个年度承诺的净利润目标基础上增长20%。     而从英雄互娱此前披露的三季报来看,全年或有望完成业绩对赌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380.57万元相比,增幅高达25.54倍;完成净利润3.7亿元,同比激增21.52倍。去年同期,公司净利润亏损1798.91万元。     对于业绩大增的原因,公司解释称,公司主营业务重心转向移动游戏领域,游戏发行收入大幅增加。     电竞突破发力     早在2015年10月,英雄互娱就牵头成立了中国移动电竞联盟(Hero Pro League,HPL),目前有24家相关机构参加。     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一份排名显示,中国移动电竞产品研发商TOP10排名中,英雄互娱排名第二;中国电竞赛事运营商TOP10排名中,英雄互娱旗下英雄体育亦位居第二。     据《2016年Q2中国电竞产业报告》显示,Q2电竞市场收入达到130.12亿元,环比增加7.3%,其中PC电竞环比增长3.6%,移动电竞环比增加14.7%,移动电竞市场整体表现良好。     “伴随着移动游戏市场快速增长冲击整个游戏市场,移动电子竞技游戏成为电子竞技中重要产业一环。庞大的移动游戏用户是HPL的用户优势。”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表示。     如《虚荣》(Vainglory)与电子竞技联盟ESL、直播平台Twitch的合作,以及2016年4月在赫尔辛基举办的首届《皇室战争》(Clash Royale)锦标赛的成功都证明了手机游戏在电竞游戏领域的潜力。     诸海滨强调,移动电竞目前整体产业闭环仍未完整,整体移动电竞赛事产业并未形成成熟阶段,许多厂商在整体布局移动电竞赛事还在探索之中,未达到契合自身模式。“因此,HPL也应注意整体赛事推进方向,在探索过程中稳步为营,需要探索检验。” 诸海滨如是说。

冰雪产业潜力巨大 冰雪运动有待普及 | 2016-11-23

  11月以来,继国家体育总局、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后,国家体育总局又发布了《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为冰雪运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和政策助力。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6000亿元,到2025年达到100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大力发展冰雪产业,意味着我国室内冰雪场馆将会进一步增加,并由此带动冰雪运动的进一步普及。   自北京、张家口联合成功申办2020年冬奥会以来,我国冰雪运动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据报道,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滑雪场数量增至568个,滑雪人次突破千万。部分企业纷纷进军冰雪运动产业,多家上市公司布局冰雪产业,万科、万达、探路者均涉足滑雪产业,凯撒旅游进军境外滑雪旅游领域,莱茵体育与瑞士EHC比尔控股有限公司在股权及冰雪业务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另外,以华策为代表的一些影视公司也关注到了冰雪运动。2015年11月,华策影视同英国最大的商业电视台ITV签约,正式宣布共同研发制作室内冰舞体育综艺节目《冰上星舞》。   除此之外,各地方政府还出台了相关文件发展冰雪产业,比如今年9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以冰雪旅游为本体、冰雪体育为基础的吉林特色冰雪产业体系。   目前,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健身休闲为主,竞赛表演、场馆服务、运动培训和体育旅游等业态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冰雪运动参与和培训需求旺盛,竞赛表演活动日益丰富,冰雪旅游业发展迅猛,冰雪场地建设运营市场化程度较高,冰雪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增长空间大。   尽管潜力巨大、政策大力支持,但是冰雪产业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从结构来看,目前冰雪产业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场馆建设等硬件设施,门票、培训费用收入占比较低。北京市体育局产业处处长邓旭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5年北京冰雪体育产业的规模约为100亿元,其中雪具、雪板以及造雪机、压雪车等大型机械设备的代理销售约占到市场的七成左右,雪场的门票销售以及培训收入仅占市场规模的三成。   受多种因素限制,冰雪运动的普及程度不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黄亚玲坦言,冬季项目与夏季项目的普及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与冬季项目受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限制有关,也与冬奥会起步较晚有关。但她认为,随着我国申冬奥的成功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限制的壁垒正在逐渐减少,人造旱雪、可拆卸场地等设施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发展冰雪运动。   吉林省旅游局局长杨安娣表示,拥有冬季冰雪运动基础设施的地区应进一步挖掘当地的休闲度假、住宿餐饮、健身疗养和娱乐购物功能。一旦养老、文创、体育、清洁能源等朝阳产业与旅游业形成跨界协同发展的局面,那么冰雪产业的项目承接能力和消费市场体量都将迅速提升,中国冰雪产业的“黄金时代”将不再遥远。

去年北京文创产业融资规模居首 | 2016-11-23

  文化创意产业现已成为北京市的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仅次于金融业,多项数据指标均远超其他地区。其中,据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日前发布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白皮书(2016)》显示,201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股权融资涉及的资金规模和案例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白皮书显示,201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包括股权融资、并购、众筹等方面的规模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201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股权融资规模同比增长50.3%,达到501.56亿元,位居全国首位,“互联网+文化”是股权融资热点;同时并购的案例数量也由2014年的55起增加至66起,规模达到869.34亿元,同比增长125.2%;而在众筹方面,2015年北京地区共发生文化创意产业众筹事件487起,募集金额2.84亿元,同比增长855.2%,案例数量及募集金额也居全国首位。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相较其他地区,北京市在影视、传媒、互联网等方面均具有资源优势,同时政策环境也日益完善,先后发布了《北京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分类》地方标准等。通过文化与资本的深入接轨,则进一步推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不仅产业增加值已由2010年的1697.7亿元增至2015年的3179.3亿元,截至去年底,北京市的上市文化创意企业总数也达到62家,上市企业融资规模达518.26亿元。   且随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从国内走向海外,试图在更大的市场上开拓业务,提升国际竞争力。

宋城演艺遭股东减持6400万股 | 2016-11-23

   宋城演艺(300144)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宋城控股、持股 5%以上黄巧龙、刘萍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共计64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