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Page 50 )

新闻动态
市场情绪波动 转向区域巩固 | 2016-12-06

  上周指数切入年初熔断区域,基本面环境也处于多方面共振期,市场情绪波动大是正常的。不过,资金驱动下的大类资产配置、宏观周期支撑下的盈利增长,仍是改革大背景下的行情动力。   首先,通胀预期下的大类资产配置,也开始指向权益类品种。此前一段时间里,锌铜及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上涨,仅仅是局部行情。上周受8年来OPEC首次达成减产协议影响,原油价格大幅飙升,这将大大强化未来通胀预期。同时,在楼市调控的背景下,大类资产配置需求有利于股市,特别是抗通胀品种如消费品、资源品等都可能成为大资金配置的标的。   其次,站在产业长周期看,过去7、8年大体上就是新产业持续升温而传统产业不断衰退的时期。这几年,创新成长类品种持续强势,诞生了一大批创新类新蓝筹,市值纷纷超越传统产业蓝筹,美股的五大市值品种全部为IT巨头,A股中小创的乐视网、东方财富等市值触及1800亿,超越五粮液、中信证券等。此时,新产业成长股开始遭遇估值瓶颈,同时,新技术所带来的产业突破也还需要一些时间,在其未真正产业化之前,投资资本会选择观望。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经济周期拐点或隐或现,对此,传统产业股反应敏感,异象频现,这正是一轮复苏型行情的信号。即使不考虑通胀或经济周期,单纯从价值投资角度看,一批白马蓝筹股的股息率(5-8%)或ROE(10%以上),对长期投资机构投资者也有非常好的配置价值。叠加改革大主题或盈利拐点,这批白马蓝筹股的估值弹性将进一步提升。   上述大趋势转换,我们可以上证指数的波动来剖析。2007年的6124点无疑是上一轮大经济周期的顶点,也是传统投资驱动型经济周期的成果,2008年因全球金融危机而见顶,2009年起开始转向创新驱动,美股实现大V形反转,表现最为清晰简单。而A股则复杂一些,但大趋势与美股同步,2009-2010年中小板创历史新高,2013-2014年继续以创业板为核心驱动力。经过一年多的大调整,传统产业蓝筹股大部分回试2013年的底部区域并获得有效支持,此时迎来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支撑着实体经济L形触底回升,预计今明两年将转向一轮由改革驱动传统产业蓝筹股估值提升的行情。实际上,近期美股的金融以及基础建设类股也开始显著转强,强势的已接近创历史新高,大部分已突破2010年以来的底部整理平台,从技术角度看也已进入逆转周期。相比之下,A股的这一特征更为明显,继贵州茅台、万科、美的集团等蓝筹股创历史新高之后,中国建筑、格力电器、上汽集团、伊利股份等跟随或接近突破历史高位,中国神华、中国联通等也因改革预期而形成趋势性逆转。还有更多低估值蓝筹股在跟随,像受益于“一带一路”或PPP的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葛洲坝等。短期出现调整,但低估值、体制改革以及大经济周期拐点优势依旧。   逐步回暖的大趋势正在形成,偶发事件并不会改变趋势。上证指数的中长期均线系统上周开始转向大型多头排列,继120日均线上穿250均线日之后,250日均线也会逐步拐头向上。这种时候,市场情绪会十分不稳定,A股历史上也多次印证。回档巩固位置可参考60日均线(3120点),当成交量迅速萎缩时,调整就有望结束。

政府引领落实改革举措 浙江上市公司反哺地方 | 2016-12-06

  近年来,在中国证监会、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浙江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地方经济随着并购重组市场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三去一降一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效实践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从2010年开始,国务院、证监会、工信部陆续出台相关改革举措,提出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推动企业重组的作用。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同年10月,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并购重组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激活了市场活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呈现爆炸式增长。   作为证监会的一线监管部门,浙江证监局积极落实证监会改革措施,一方面简政放权,做到法律法规及证监会文件规定以外“零备案、零报告、零验收”,另一方面优化服务,多次举办并购重组专题培训,为公司分析资本市场形势,传达最新的政策法规,助力浙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近年来,浙江资本市场并购重组风起云涌,浙江龙盛、物产中大、浙能电力、杭钢股份等经典案例,均对浙江省内上市公司及地方资本市场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浙江制造“跨境淘金”   为响应国务院“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务实的浙江省政府与敏锐的浙江企业家“不谋而合”,萌生了去欧美等发达市场并购先进技术、产品与品牌的强烈念头。   2016年4月中旬,由副省长朱从玖带队的浙江省上市公司海外并购考察团,从杭州出发飞赴英国、德国和以色列,50多名团员中有40多家浙江上市公司的“一把手”。这次高效的10天考察行程中,代表“浙江制造”的团员们奔赴三个国家开了四场项目对接会,考察了几十个项目。   据介绍,在英国绿松石投资公司、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德国总部以及金杜律师事务所(以色列)的专业安排,以及中金公司、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赛伯乐、枫丹国际(投资银行)等机构的协助下,这次由浙江省政府牵头的高规格企业考察,取得了远超预期的实际效果。   除英国、德国和以色列之外,6个月后浙江省再次组织了一批制造业明星企业前往美国和加拿大,开展海外并购洽谈及项目对接活动。据悉,10月下旬这次“跨境淘金”由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陆建强挂帅,与4月的欧洲之行一样,浙江省政府各有关部门进行了详尽调研,每一站都有专业的投资团队事前协调与对接。   早在2015年浙江省资本市场发展暨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大会上,朱从玖副省长对浙江上市公司给予高度评价:上市公司已成为浙江省调结构、稳增长的中坚力量,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抓手,上市公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对于此次美、加考察行程,浙江制造品牌促进会理事长、菲达环保董事长舒英钢认为是杭州峰会后,一次高效的出访考察。   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兼并重组在化解产能过剩、优化产业结构中的作用。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简化海外并购的外汇管理,改革外汇登记要求,进一步促进投资便利化;引导企业开展跨国并购,落实完善企业跨国并购的相关政策,鼓励具备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省属国企证券化转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工信部2013年发文提出要以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为重点,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浙江省政府认识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在于产权制度改革、市场化运行机制以及考核与激励制度等,而资本市场因其高度市场化以及更合理有效的定价机制,有望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助推器。   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底,浙江省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为323家,其中,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含宣传部所属)有12家,总市值3072.57亿元,占全省上市公司总市值的7.27%;2015年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986.02亿元,占浙江省上市公司的比例为25.49%。从其特点来看,这类企业家数不多,总体规模偏小;行业上总体偏向传统,缺乏战略新兴型产业;公司业绩分化较为明显。   但总体上,浙江省属国有企业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较高,资本运作也比较活跃。物产中大公司吸收合并其控股方浙江省物产集团,成为浙江首个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实现整体上市的国有企业,直接提升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4个百分点;杭钢股份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24.75亿元,把半山基地拟关停资产置出,置入行业竞争力较强的宁波钢铁、杭钢集团培育的污水处理项目紫光环保以及废旧汽车回收利用产业等,实现了成功转型;浙能电力通过发行股票吸收东南发电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首家B股转A股公司;宁波港重组合并舟山港,拉开浙江港口整合的序幕;浙报传媒借壳上海白猫,通过多次重组及再融资,成为全国第一家媒体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报业集团,也是浙江省第一家上市的国有文化集团。   与国企改革相得益彰,证监会大刀阔斧改革并购重组审核制度,大大提升了国资整合效率。从2014年证监会修改两个办法以来,并购重组监管理念更趋市场化,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与“重大资产重组”概念进行分割,对于不构成借壳上市的重大资产购买、处置、置换(涉及发行股份的除外)全部取消审批,一举减少了近90%的审核审批情形;同时简化流程,优化并购重组审核机制,压缩审核时间,对于涉及多项许可的并购重组申请试行“一站式”审批,对于运作规范、市场表现良好的上市公司开通快速审核的“绿色通道”,将原来3个月的审批时限压缩至平均20个工作日左右,这些都极大提高了企业的并购效率。    积极引领产业发展示范   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在绍兴上虞首先探索实践,全面优化政府服务。2015年末,上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5.94亿元,增长8.4%;城镇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为地方经济发挥了“主引擎”作用。   据介绍,上虞坚持以资本为纽带,以兼并重组为手段,加速市场化资源配置。统计显示,上虞地区上市公司已累计实施并购项目70个,涉及金额183亿元。实施龙头协同式并购,做强做大主业,如浙江龙盛以2200万欧元并购世界染料巨头德国德司达公司,一举获得全球14个生产基地、覆盖50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及7000多家客户,跃升为全球染料行业龙头企业。再如卧龙电气以1亿欧元并购全球第四大电机生产商奥地利ATB公司,在协同管理、采购、销售及技术研发的推动下,年平均利润超过2500万欧元,切入全球高端电机市场。   更加注重对高端要素、智力资源的获取。如晶盛机电在并购过程中整体植入对方的核心技术,快速进入LED蓝宝石晶体材料切磨抛市场,完成全产业链布局;亚厦股份着眼打通建筑与装饰产业链,连续并购3D建筑打印、智能家居、互联网家装等多家公司,升级为设计施工专业总承包服务商。   为做好引领示范,上虞区政府聚焦证券化,加快企业股改上市步伐,已被列为2个省级规范化股改重点推进地区之一,坚持把企业梯队培育作为战略性重点来抓。推动项目投资本地化,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目前已形成了以浙江龙盛、闰土股份为龙头的绿色环保化工产业,以卧龙电气、盈峰环境、晶盛机电、金盾股份等上市公司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亚厦股份、阳光照明等为龙头的智能现代装饰产业,上述三大产业2015年产值分别达到513亿元、364亿元和235亿元。   浙江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决策部署,很好发挥了上市公司的主力军作用,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并购资产发力 多家游戏公司预计全年业绩大增 | 2016-12-06

  统计数据显示,在46家游戏概念公司中,已有26家披露了2016年业绩预告。从净利润预增上限看,天润数娱、完美世界等10家公司预告净利润增幅在1倍以上。其中,天润数娱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421.72%。同时,多家公司预计亏损。大东南预计亏损2700万元;天沃科技预计亏损6000万元。   押宝游戏资产   据统计,目前A股市场46家游戏概念上市公司。此外,中技控股、华谊兄弟、华策影视等也在相继布局游戏产业。   “游戏资产炙手可热,上市公司并购难逃高估值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上市公司看好游戏产业蓝海,转型游戏企业谋求业绩高增长;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泛娱乐产业链上的布局中,游戏产业作为IP重要的变现渠道不可或缺。   在此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游戏公司进行转型。以中技控股为例,公司通过购买上海宏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切入游戏领域。宏投网络的业务主体为英国最大的游戏开发商Jagex Limited.   此外,公司将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94.49%股权以24.16亿元转让给上海轶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技桩业主营业务为混凝土预制构件专业承包,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8.31亿元,占中技控股总营收的99.45%。   值得注意的是,中技控股此番进入泛娱乐产业实属不易,此前公司数次重大资产重组失败。2014年8月,中技控股拟收购DianDian Interactive Holding、点点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不过,本次交易2015年6月被证监会否决。2015年9月,中技控股公告称,拟购买武汉枭龙汽车技术有限公司部分(不低于51%)或全部股权,后主动宣布终止。   华谊兄弟则购买新三板挂牌公司英雄互娱部分股份。英雄互娱成立2001年,主要从事手机游戏的研发与运营。英雄互娱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应书岭。半年报显示,华谊兄弟直接持有英雄互娱20%股份。   2015年,华谊兄弟还以1900万元参与设立了华谊乐恒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0%。该公司主业为移动互联网游戏;以3000万元增资上海刃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33%。该公司为手机网络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而早在2010年6月,华谊兄弟以1.49亿元获得掌趣科技22%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13年7月,华谊兄弟以6.72亿元收购银汉科技50.88%的股权。   上述交易让华谊兄弟尝到了游戏资产的“甜头”。通过数次减持掌趣科技,华谊兄弟多次套现。财务数据显示,银汉科技2015年实现营收6.69亿元,净利润2.47亿元;英雄互娱上半年实现营收3.77亿元,实现净利润2.17亿元。    并购资产添加动力   在上述46家游戏概念公司中,已有26家披露了2016年业绩预告。按照净利润预增上限,天润数娱、完美世界、北纬通信等10家公司预告净利润增幅在1倍以上。其中,天润数娱预计实现净利润5800万元,同比增长1421.72%;不过,多家公司预计今年亏损。大东南预告净利润亏损2700万元,同比下降276.44%;天沃科技预告净利润亏损6000万元,同比下降310.73%。   从收购的游戏资产业绩情况,以大东南为例,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游唐网络100%股权。业绩承诺方面,游唐网络2014年-2016年度实现的合并报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利润数分别不低于4500万元、5850万元和7350万元。游唐网络2014年、2015年分别实现净利润4588.97万元、6001.02万元。   2013年7月,华谊兄弟宣布6.7亿元收购广州银汉科技有限公司50.88%股权。根据业绩承诺,银汉科技2014年-2016年度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亿元、1.43亿元、1.86亿元。今年上半年,银汉科技仅实现净利润3470.49万元,要完成今年的业绩承诺缺口较大。银汉科技2014年实现净利润2.35亿元,2015年实现净利润2.47亿元,前两年均完成业绩承诺。   “标的资产如果经营状况未达预期,相关上市公司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甚至可能严重亏损。”业内人士表示,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减值需计入上市公司当期损益,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上述人士称,并购资产业绩情况跳水往往出现在承诺期最后一年,或者是标的资产业绩承诺完成以后。    市场竞争激烈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移动游戏规模为375亿元,占比47.6%,首次超越客户端游戏。用户价值提升将带动移动游戏进一步增长,市场规模有望在2018年达到1200亿元。   随着游戏市场的快速增长,上市公司的投资成本也日益增加。易观智库报告显示,游戏产业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但游戏产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增长率大幅下降。同时,在手游重度化趋势下,玩家对画面、操作、剧情等方面的要求大大提高,不少游戏公司无力承担重度开发的成本。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据了解,以“三国”为主题的游戏产品就多达千款。   在此背景下,部分游戏厂商加速布局海外市场。以中文传媒为例,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99亿元,同比增长15.74%。其中,海外收入24.74亿元,占总收入的40.56%。公司以智明星通为首的新业态板块增长迅速,上半年收入达25.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37%。智明星通集游戏研发与发行于一体,手游产品《COK列王的纷争》平均月流水约为3.7亿元,月活跃量1500万左右。据业内人士介绍,智明星通收入的80%来源于海外市场。   目前,国内游戏市场收入高度集中在巨头手中。伽马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收入为787.5亿元,网易和腾讯分别为124.53亿元和342.09亿元,合计占整个游戏市场份额的59.3%。其余鲜有达到5%市场份额的公司。   有游戏上市公司高管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研发的多款页游产品通过某大型渠道发行,收入按照1:9或2:8等比例分成,公司只能拿到其中的“小头”。分析人士表示,尽管游戏产业发展前景诱人,但上市公司布局游戏资产仍需量力而行。

光线传媒斥1900万元撬动爆款《你的名字。》4天票房破3亿元 | 2016-12-06

  《你的名字。》上映4日,票房破3亿元,光线传媒用1900万元就押中黑马了吗?   《你的名字。》票房收入破3亿元   根据艺恩票房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记者截稿时,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在国内累计票房收入已经达到3.06亿元,而这部电影在中国上映仅4天。   其中,首日票房就达到7600万元,超越了《哆啦A梦:伴我同行》创造的日本动画票房纪录。   资料显示,《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诚执导的一部日本动画电影,作画导演由曾创作过《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的安藤雅司执笔。   该片已于2016年8月26日在日本上映,目前已经成为2016年日本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因此,该片在国内的表现也备受期待。   12月4日,《证券日报》记者来到北京市UME国际电影院,发现《你的名字。》排片十分密集,几乎每个小时都有两场电影。“根本供不应求,尤其在下午的黄金时段,《你的名字。》播放影厅几乎满场。”影院前台告诉记者,如果不提前预订,根本买不到好位置。   实际上,在国内上映前,《你的名字。》的高清盗版片源已在网上流传,一位不愿透露实名的女性观众告诉记者,“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对这部影片的喜欢,趁着周末,我与男朋友来影院再看一遍。”   “往年12月初都是观影淡季,但是由于今年下半年,中国电影市场一直不振,市场季度缺乏爆款引导,导致《你的名字。》一上映引发观影狂潮。”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宣传到位,该片或将成为国内首部破10亿元的动画片。   光线传媒1900万元撬动爆款?   有业内人士认为,《你的名字。》票房火爆,营销发行功不可没。据了解,该片是由光线传媒负责主要发行,猫眼电影辅助、联合发行的。   早在影片定档时,猫眼影业发行团队就制定了“数据+创意营销”的发行策略,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节点内容投放。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你的名字。》的口碑发行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一是大数据指导的预售、排片;二是精准化、差异化营销;三是朋友圈‘同款滤镜’晒图创意病毒营销。   实际上,光线传媒参与的不止于此。有媒体报道称,《你的名字。》是由光线传媒的子公司彩条屋影业为主导,通过投资的一家日本公司获得引进权,电影的引进版权高达28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900万元).   电影版权引进费用仅为1900万元吗?《证券日报》记者也与12月5日联系光线传媒方面进行求证,但是对方表示信号不好,并没有直接回复问题。   那么,凭借这部电影,光线传媒能赚翻吗?   《你的名字。》属于批片,即进口买断片。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根据传统,该类片源是指国内片商以固定的价格把影片的放映权从国外片商处买断,而国外片商不参与中国票房分成的电影,“不过,为了争取到高质量片源,批片也开始流行分账模式,而分账比例一片一议,很难估算。”   实际上,批片是一种特殊的进口影片类型。“我们通常说的进口片有两种:批片与分账片。根据相关规定,内地只有中影一家拥有进口片引进权,也只有中影、华夏两家公司有分账片发行权。一般公司发行国外电影,都是批片。一般每年有34部分账片,约30部批片。由于名额有限,所以发行批片的资格往往是作为一种奖励,下发给影视公司,如果引进得当,可能收获丰盛。” 乐正传媒研发咨询总监彭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乐视“谜局”持续发酵 陷入资金困局成“必然” | 2016-12-06

  欠款风波、“好同学”注资、裁员……过去的一个月中,互联网行业明星企业乐视被不断爆出的新闻热点推至风口浪尖。乐视“谜局”的持续发酵,也让旗下乐视网市值“蒸发”逾百亿元。   乐视面临的资金困局,是否是某些媒体口中难以避免的“必然”?高成长的背后,“真相”到底如何?在一些媒体和专业人士看来,超出自身能力的快速扩张以及为支持扩张而进行的过度融资,令乐视陷入资金困局成为“必然”。甚至有媒体直指,乐视的窟窿“根本不是靠‘拆东墙补西墙’能够掩盖的”。   “欠款风波”暴露资金困局 “好同学”驰援难解尴尬境地   “一边是突飞猛进的战略与业绩,一边是日益凸显的资金与组织压力。一边是冰冷的海水,一边是升腾的火焰。”11月6日,乐视创始人、乐视控股CEO贾跃亭在一封内部全员信中坦承乐视现状,也间接回应了舆论对于乐视资金链的质疑。   公众对于乐视资金困局的关注,缘起于11月初某自媒体发布的一则消息。消息称“乐视拖欠供应商100多亿元货款并被拒绝供货”,并透露“为保证随后的乐视电动汽车顺利开工,乐视甚至开始使用缓发员工工资、停止出货用户全款预购的手机来筹集现金流”。   二级市场迅速对传闻作出反应。11月2日下午,乐视网股价出现大幅下跌,截至收盘跌幅高达7.49%。次日乐视网紧急发布澄清声明,称股价波动是“市场整体低迷情况下遭遇的短时下跌”,并指上述自媒体报道为“无端造谣”。   继在全员信中宣称要告别“烧钱扩张”模式,调整战略实现节奏、优化经营策略、变革组织之后,贾跃亭又在11月9日举行的乐视网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乐视团队将继续努力解决现金流问题。贾跃亭表示,乐视生态已经进入到收入快速增长阶段,今年全生态销售收入将突破500亿元。   11月15日,乐视“欠款风波”初现转机。乐视控股方面确认海澜集团、恒兴集团等十多家国内知名企业领导人与其签署了第一期3亿美元的投资协议。据悉,上述投资人均为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在长江商学院的同学,圈定的投资总额为6亿美元。   不过,“中国好同学”驰援似乎并未能帮助乐视摆脱尴尬境地。近日,乐视传出将裁员10%的消息,再度引发公众关注。乐视内部人士关于“末位淘汰”的解释,也被最高人民法院于11月末公布的一份会议纪要“打脸”。最高法相关人士表示,企业管理考核中末位员工被淘汰“缺乏法律依据”。   伴随乐视深陷舆论漩涡,旗下上市公司乐视网短短一个月市值“蒸发”逾百亿元,创业板总市值第二位的宝座也一度让位于东方财富。   蒙眼狂奔的背后   乐视困局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与其传奇般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成立于2004年的乐视致力于打造基于视频产业、内容产业和智能终端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完整生态系统。“乐视模式”多年来为业内津津乐道,也为其积累起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   短短12年间,乐视迅速成长为横跨七大行业、涉及上百家公司和附属实体的大型集团。旗下乐视网市值一度达到逾1500亿元峰值。   有媒体统计显示,乐视已经完成或计划中的融资规模可能高达近800亿元的惊人规模,超过目前乐视网的总市值。   对于乐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贾跃亭并不讳言。他在全员信中坦言,蒙眼狂奔、“烧钱”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乐视全球化战线拉得过长。而融资能力不强、方式单一、资本结构不合理,也使得乐视的外部融资难以满足快速放大的资金需求。   《财经》杂志在其发表的《乐视危机虚实》长文中表示,乐视出现的危机是其“不断膨胀的野心与获取现金能力、业务能力之间的差异”。文章认为,这是乐视问题的本质,也是“梦想与骗局之间的一线之隔”。   高成长的背后:“真相”到底如何?   在乐视涉足的七大产业中,遭受质疑最多的是长周期、重资产、大投入的汽车产业。业界认为,这也直接导致了乐视对LeEco(乐视生态)的资金支持不足。   本已被诟病的乐视汽车,近日又遭遇信任危机。美国媒体披露与乐视汽车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法拉第未来公司因无法按期支付工程款导致基建工程停工。项目所在地内华达州财长更公开质疑乐视支持该项目的资金实力,甚至直斥乐视模式为“庞氏骗局”。   继贾跃亭回应称上述指责“毫无依据、涉嫌诽谤”之后,内华达州长和北拉斯维加斯市长也通过发表声明的方式为乐视汽车“站台”。至此,乐视资金困局衍生为一场“谜局”。   口舌之争的背后,乐视为自己描绘的美好前景究竟是有理有据的“真相”,还是虚无缥缈的“假象”?   事实上,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A股市场上许多相似的企业。有媒体为此类企业贴上了“愿景型公司”的标签,并认为其一大特点是疯狂扩张,而第一道命门就是融资。在业内人士看来,此类公司必须依靠“完美的故事”保持与资本市场持续互动并形成良性循环,否则估值回落很容易触发巨大风险。   以汇聚众多新兴产业企业的创业为例,截至12月2日收盘平均市盈率高达近80倍,同期14家创业板公司动态市盈率超千倍。包括乐视网在内,动态市盈率超百倍的也接近半数。会“讲故事”的公司不在少数,而估值虚高、成长性过度透支也并非个案。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流行“外延并购”、人为制造“高成长假象”等问题。   高成长的背后,“真相”到底如何?或许在更多证据浮出水面之前,乐视谜局的走向尚难定论,但它给资本市场带来的警示,无疑值得各方关注和深思。